护理学部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护理学部“十四五”发展规划

护理学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加快学院发展,提升学院办学层次和水平,明确奋斗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与现状

(一)学院发展与现状

1.护理学部建制基本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院长1人,副部长1人,学工办主任1人,科教办主任1人,专任教师14人(含教研室主任3人);专职实验人员8人(含实训室主任1人);专职辅导员16人。

学院设有3个教研室,即基础护理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临床护理教研室和1个护理实训室。

人员类别数量性别数量 年龄情况 职称 学位 学缘
45岁以上45岁以下教授副高中级初级博士硕士学士以下护理医学其他
党政人员404130103004212
专任教师14014014007703111310
专任实验员835080017008900
辅导员16970160001602142211
合计42123014101833053525413
护理学部教职工情况统计表

2.护理学部现辖在校学生情况

截止2023年10月在校学生总数4133。具体情况如下: 

2020级本科生867名;

2021级本科生777名;

2022级本科生808名,专升本421名。

2023级本科生767人,专升本501人。

(二)学院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与现状

1.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依照厚基础、强技能、重德育的培养理念,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学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方案,学生管理制度严格,做到了学生安全、稳定、积极、向上。学院对实习生进行全过程管理,与实习单位密切配合,保证高质量完成实习教育教学工作。2019届827名学生全部合格毕业。

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工作积极有效,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组,开展就业追踪调查研究和服务,学生连续两年就业率达82%。

2.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

学院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研室为基本教学单位,以教研室主任为教学骨干力量,认真执行学校教学管理规定,加强教学管理,严密组织教学,积极进行教学团队建设,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品德修养的培养,树立良好教风学风。

学院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加强对教学过程管理。建立了新教师任教准入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培养指导制度。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能独立完成2门以上课程,做到一专多能;实行教师到临床培养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做到教学与临床护理、教学与护士资格证考试紧密结合。

各教研室在基本课程分工基础上,相互配合和协作,共同完成校内外各种培训及护理学术活动的承办任务;护理技能操作及训练由所有护理专业学历的教师共同承担,并对教师的护理技能每年进行相应的考核,确保高质量进行实训教学。 

3. 科研建设情况

为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学院积极开展科研培训等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种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学院多次聘请校内外科研专家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培训,目前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近2次。校级以上科研申报近2项,获批近2项。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三)护理学部当前主要存在问题与不足

1.我院护理实验实训基地严重缺乏,学生专业技术操作教学受影响,导致和同类院校相比技能水平有所差距。

2.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护理师资队伍相对年轻,学历、科研水平偏低,职称比例不合理,副教授以上高级护理人才缺乏,急需引进高层次护理学专业人才,在管理、学术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引领护理学部发展。

3.由于教育管理层面护理人才缺乏,造成对护理教育认识不足、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由于护理专业学生授课老师来自不同学院,各学院之间对护理研讨较少,部分课程教师对护理专业培养要求和护理临床工作不了解,对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内容讲授较少或肤浅,达不到培养计划要求。

4.护理学生实习教学存在实习医院层次偏低、临床教学老师质量层次不齐,比如部分县级医院或中医类医院,护理先进仪器使用和先进护理技术开展较少,实践教学管理环节较薄弱。

5.学生到教学医院教育教学管理办法不完善,存在后期管理漏洞,需要研究制订。

6.与国内外护理界联系、交流、协作不够。

二、“十四五”规划制订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高等护理教育形势分析

1.国内外护理人才紧缺

护理人才是国家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护理教育将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2022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超过52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约为3.7人,全国医护比为1:1.18。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日前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国的护士总数要达到550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的数量要达到3.8人,医护比例要达到1∶1.2。

护理人才全球性短缺,欧美发达国家每年的护士短缺达20万人以上,发展中国家护理人才大量向发达国家流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护理服务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服务领域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护理人才就业提供大量机会。  

2.高等护理教育前景广阔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要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制定统一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标准,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护理型医院的建设;进一步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密切医疗机构与护理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科学确定护理教育的规模,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机构的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教育和继续教育,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规范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的操作规程,建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在护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与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当前,护理队伍整体学历偏低,研究生只占0.7%,本科生占31.7%,专科生占47.3%,中专12.5占%,其他占1.4%。高等护理教育前景广阔。

3.我院护理教育形势严峻

面对国家对护理人才培养的大力扶持,放开护理专业办学申报和设置,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尤其是非医学院校积极申报和开办护理专业许多医学院校也逐渐转型,以护理专业为主要开办专业;专门的本科层次护理学部、专科层次护理职业学院、涉外护理职业学院不断涌现;各学校大力进行国家级、省级护理实训基地申报和建设。积极建设和扩展护理实验实训场所。加大和省内外医疗机构的联系,拓展实习就业渠道,甚至开展订单式培养。积极和涉外护理培训机构进行联络,积极占领国际护理市场。

我院在护理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办学理念、设施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就业指导、对外交流等许多方面,需要加大力度。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专业规划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为基础,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建设中医药大学的总目标,加强护理学部内涵建设,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控制规模,提高档次,将护理学部建设成为省内外有影响的本科护理教学基地。

(三)发展目标与主要指标

1.办学方向和发展规模

我院作为省部独立学院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护理学部的发展应是以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和中医护理人才为主要任务。应加强本科教育,实现研究生教育;以中医药教学为依托,逐步增加中医护理培养规模,探索符合我院实际的中医护理培养模式。

根据我院实际,建议学校护理专业招生稳定在800名左右。本科层次招生逐步扩大,渐次压缩专升本层次招生规模,提高学生质量,力争在5年内实现护理研究生招生。

积极与卫生主管部门和大型综合性医院联系,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学校教育和临床机构的有效衔接。

2.高精尖护理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

尽快引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护理学科带头人,引领护理学部专业建设和发展。有计划引进高端护理师资,每年引进1~2名护理专业硕士、博士,逐渐使护理师资队伍梯队合理,整体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提高。5年内争取培养学科带头人3~5名,后备学科带头人6~8名,骨干教师40名。3年内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加强现有教师业务培训,每年派出2~3名青年教师,到全国一流护理学部进修学习,提高业务,吸收先进护理专业教育教学经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博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定期到注册医院参加临床护理工作,缩小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的差距,探索教师对外交换学习工作路径,加大同国外等地护理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一流护理队伍。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支持辅导员参加校内外研讨和学习培训,每年派出1~2名辅导员走进高校学习交流,提高业务素质,使辅导员队伍逐步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辅导员要熟悉护理专业发展趋势、了解国家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性相关资质,成为一支高水平的学生工作专业队伍。

加强教师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教师爱国、爱校、爱生、奉献、进取的良好师德。加强教师政治学习和法制教育,提高教师政治素养和法制意识。

3.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积极参加学院审核式评估及护理本科专业认证工作,以评估及认证为契机,以评估及认证指标体系为基础,规范教学管理,制订教学规章,健全教学资料,完善教学体系。严密教学组织,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确立特色鲜明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深入社会和临床实际,调查研究护理人才需求状况,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等方面的文件,制订护理专业不同方向培养方案,择机逐步开设中医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涉外护理等方向或专业,使护理教育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 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

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革课程体系,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比重,丰富人文素养教育,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融合、技术与医德相长、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齐高的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力争使每门专业课程在师资配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条件、教材建设等方面有较大改善,达到合理状态。力争有2~3门课程成为院级金课,1~2门课程成为省级金课。通过金课建设及其产生的辐射作用,带动课程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促进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积极支持和帮助教师参加全国规划教材编写工作,5年内力争有3~5名教师担任副主编,10人次以上教师担任编委。

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引开展符合护理专业要求的教育教学;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

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应用翻转课题、微课、慕课等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宗旨,采用讨论式、研究式、操作练习、互动练习等方法,强调用真实临床情境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构建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机制。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胜任力。开展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发挥其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形成符合专业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为开办涉外护理和输送国际护理人才打下基础。

深化考试改革,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形成多元化考核方法,使课程、教学、考核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保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能够实现。

5.大力发展科研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

(1)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力争5年内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厅局级科研立项3~5项,校院级科研立项10项以上;获各级各类成果奖2~3项;年人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开设科研平台,加强同兄弟学院、医院合作力争开发护理与临床、护理与基础、护理与社科多学科交叉项目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加专业之外学科深造学习,培养全方位能力的一线教师。

(2)加强护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设立一个能同时容纳8~10组200名学生进行技能实训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 “护理实践教学中心”,实现实验实训、岗前培训、技能大赛为一体的实训体系。 将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独立进行的基本单元,根据不同操作设计相应场景,并导入与专业技术相关的知识点,向学生提出临床易现的棘手问题,锻炼学生应对突发事件与特殊情况的能力。

重组护理实验实训中心,实现教师、实验技术人员齐抓共管的护理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在业务上接受教研室,激励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

将强化技能训练作为进入临床实习的必要条件。完善生产实习岗前培训机制,在学生第六学期进行岗前2~3周强化训练,实施一站式、多站式专业技能考核,规范学生专业操作,着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抓住时机积极申报国家护理实训基地。护理作为国家医药卫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缺口较大,近些年国家大力支持护理专业建设,遴选支持了一批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我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申报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并争取一项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项目,创建教学、科研、实习一体化的实验平台,完善“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激励机制,将实验技能训练、生产实习岗前培训、技能竞赛和参加校外专业技能大赛相结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学生自身素养和临床适应能力,增强学校影响力和学生社会竞争力。

6.实习教学基地建设

重视学生生产实习环节教学管理,建议学校建立8~10所省内外稳定的三级甲等医院教学基地,逐步缩减二甲以下护理实习基地,利用省会城市优势,加大同省内外各大医院的联系力度,完善学生对完善临床实习的组织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制度。

加强与实习教学基地的沟通和协调,加强对临床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定专业技能考核手册,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确保实习教学质量。 

7.学生就业工作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体制,探索定订式培养的途径,实现学生培养和就业无缝衔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探索实习与就业相衔接的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定期召开就业生毕业洽谈会,促进学生就业。

建立毕业生就业长期追踪体系和质量信息跟踪调查反馈体系,建立各种反馈渠道,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质量反馈,将学生执业资格通过率、与首次性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根据调查与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改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8.校企集团合作与订单培养办学机制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体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定单式培养的途径,实现学生培养和就业无缝衔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辐射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的护理人才与服务体系,使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有效衔接。

提议规划创建一个学校辖属的 “护理型”医院;申报建设1~2个学校辖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教育教学、防病治病、护理服务一体化。

9.发展涉外护理促进对外交流 

国际护理人才短缺由来已久,虽然各国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干预,但护士短缺问题并未因此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院应积极发展涉外护理,搭建国际护士培训交流平台,与涉外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中介机构建立联系,探索涉外护理就业途径,积极参与国际护理人才竞争。

10.创办中医护理研究、教育特色论坛。加强护理尤其是中医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境外先进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管理模式,同时大力传播推广中医护理的理念、方法和成果,推动中医护理走向世界。

三、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

1.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健全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成为学院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2.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将各教研室建设成为能奋勇争先、努力工作、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战斗堡垒。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培养一批教师取得副高以上职称,积极培养双师型人才。每年引进1~2名高精尖护理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管理干部要无私奉献、认真负责、积极服务。辅导员队伍要业务精湛、爱生如子、甘于吃苦、乐于奉献。

3.加强教学和科研工作

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监控。积极进行教学团队建设,积极申报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积极引导和督促教师开展护理等科研工作,健全考核机制,激发科研热情,科研水平要上档次、科研数量要有突破。

4.加强对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就业层次和社会影响力

从“突出技能、加强人文、注重素养、体现整体”的护理人才培养总原则出发,认真做好学生专业思想、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品德修养教育和管理,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抢占高端护理就业市场,创出我院护理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形成良好社会形象和强大影响力。

5.加强内研外联,积极与护理行业机构、卫生行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医疗集团联系、涉外护理培训机构等联络,积极开展和认真准备护理实训基地申报和建设工作、护理专业认证工作、订单培养护士工作和涉外护理输送工作。

6.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1)以“精细化”管理理念,认真推行“四个十”工作模式,即抓好学生的“十项教育”和“十项管理”,辅导员“十项到位”和行为准则“十项要求”。通过典型引领,表彰激励,济困帮扶等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2)按照学院“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结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护理学部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推行“一站式”学生综合管理。

7.学部始终保持安全稳定

学部始终将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从学生进校开始抓起,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教育和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辅导员坚持早晚点名,与家长定期联系,开展节假日前的主题班会,进行安全警示教育等。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非正常死亡事件,未发生贫困生失学现象。

8.学部党的建设持续加强

学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开展“三全育人”教育活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加强教师和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坚持抓好教师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坚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对政治学习、政治建设、办学方向、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的监督检查;坚持规范开展党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规范学生收费和资产管理等。

四、实现“十四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成立专业建设机构

成立由校领导及学部院长任组长和副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分工,加强对专业建设与业务指导,把各项规划具体分解,明确目标,确保层层推进、逐级落实,使专业建设按计划进行。

为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院成立由学科专家、校内外护理专家、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发展和建设工作,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基地。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促进转型发展。建立健全教学督导评价机制,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 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

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要一手抓党的建设,一手抓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和规范工作通报制度。落实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报告制度,加强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保证学院重大决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咨询作用。推进教授治学,尊重教师权利,保障学生权益

3.积极争取上级机关和学校领导支持指导,加强与职能行政部门沟通和联系,从而积极申报和建设护理实训基地、护理型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与医疗集团和大型临床医院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

4.健全工作制度

全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并逐步落实,对不合理制度应及时修订,保证广大教师的权益,尊重教师人格,让教师在合理受控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5.建立考评机制

规范和完善学院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和流程,优化机构设置,加强归口管理,实现管理执行系统的科学协调运转。坚持和完善学部年度考核的总体格局,把握和规范考核的内容、范围、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年度考核工作运行流程,根据学院人事处下达的考核指标、考核办法,学部严格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的全程监督、专项指标完成等考核制度,健全学部人员岗位聘任和管理制度、干部选拔任免制度、学术考核评价、问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学部对专项指标考核的基础作用,提出考核培训、教育管理和队伍建设的统筹性意见,打造一支真正德才兼备、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教职工队伍。完善考评的调研与建设,推动考核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常态化、法制化的轨道。

6.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管理服务能力和执行力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7.积极打造“团结、和谐、向上”的学院文化

以校园文化为底色,营造良好教育教学氛围,弘扬中医文化、阳明文化,认真组织学习有关职业道德建设的文件法规,多渠道全方位加强教职工和学生职业道德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员工文体娱乐活动和凝心聚力团队活动,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丰富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使整个单位内部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友爱,崇尚先进,积极进取的风气;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向上、和谐共进的学院氛围,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护理学部

2023年10月18日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