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代码:080910T
二、专业简介及特色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一个融合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统计学、信息系统等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交叉专业,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处理,获取有效知识并加以应用的新兴学科。培养具有完善的数据思维,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技术,具有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或大数据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从事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三全育人体系。适应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和医学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以医疗信息化和数字化人才培养为特色,突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即具有一定医学特色,又具备较强专业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大数据专业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信息行业、健康产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库应用及开发,大数据分析、处理和挖掘,大数据平台管理和开发等工作。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系统学习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接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大数据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素质要求
1.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人文素养和求实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协同工作,并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工程师的责任;
3.身体素质:掌握人的心理活动和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二)知识要求
1.基础知识:为了具备终身学习,健康工作的能力而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人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了进行对外交流所需的中外语知识,为了学习专业知识而具备的数理知识等。
2.专业知识: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学等基础知识;能较为系统地掌握从事大数据方向(大数据开发、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运维)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术等专业知识。
3.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数据科学与大数据领域的工程问题。
(三)能力要求
1.学习能力:系统地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工具,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把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体育教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大众健身活动中。能从事各行业大数据分析、处理、开发、应用、大数据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工作。
2.思维能力: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创业意识。
3.语言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为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
五、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计算机
核心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Java/C++/Scala 等)、数据库系统原理、面向数据科学的编程语言(Python/R 等)、应用统计学、算法设计与分析、Hadoop大数据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最优化理论。
六、学制:四年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体系设置
1.按课程属性:设置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
2.课程类别:必修课必修课分为通识必修课、拓展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个模块;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两大类。专业选修课含限选课和任选课,其中限选课是学生必选课程。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以适应个性发展需求。专业选修课中任选课模块课程学分原则上按照最低要求学分的120%以上设置。全校性选修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分为医药健康类、科学技术类、政经法史类、道德修养类、文学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美育教育等七个类别;第二课堂分为任职经历类、社会实践类、科技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类、技能考证类、自主学习类、观摩类、获奖类、工作人员类等。
3.课程思政: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九、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军训
按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07]7 号)》规定要求执行。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共2周,2学分。
(二)社会实践
1.“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黔教办社[2011]346 号文)要求执行,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共2周,2学分。
2.“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会要求执行,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共2周,2学分。
3.“劳动教育”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等文件要求执行,共32学时,2学分,(其中《劳动教育》16学时,1学分,《劳动实践》16学时,1学分)。
(三)认识实习
学生由学校组织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寒假”到实习地点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专业的初步认识的活动,共2周,2学分。
(四)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暑假进行,共2周,2学分。主要安排学生到省内外有实力的信息技术公司实习实践,接受有实际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开发能力,为后续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做准备。
(五)毕业实习
本专业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共32周,共8学分。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拓宽视野、巩固理论知识、初步熟悉实际工作中的人际环境,并使得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本专业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同时,学生可利用在毕业实习期间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为后续毕业论文(设计)做准备。实习内容包括:大数据工具应用、大数据平台应用开发、数据库技术与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
十、课程考核与毕业综合考核
(一)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其中考试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安排集中考核,考查课程由各学部(院系)自行安排进行分散考核,原则上核心主干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其余课程考核方式可安排考查。要求在注重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基础上,强化形成性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形成客观全面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考核体系。
(二)毕业综合考核
以毕业论文成绩作为学生毕业成绩,执行《bwin必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
1.根据《bwin必赢本科论文(设计)工作规程(试行)》文件精神执行。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由三个评价模块组成,指导老师评定论文(设计)成绩,评阅老师提交评阅成绩,答辩专家组评定答辩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论文(设计)成绩×40%)+(评阅成绩×20%)+(答辩成绩×40%)。
十一、毕业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
1.学生在我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修完规定的全部环节,各类考核合格,准予毕业。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和《bwin必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符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
十二、特色文化建设
按《bwin必赢关于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推行“一站式”综合管理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执行。